91久久久久久久久_日韩一区国产在线观看 _最新欧美电影_天堂蜜桃一区二区三区

首頁 > 專題 > 臨港區 > 最新動態 > 正文

臨港區汪疃鎮百畝桑葚“紫”了!采摘期可至7月初
2025-06-19 15:19:07   來源:威海傳媒網   

近日,走進威海市臨港區汪疃鎮王家產村的鵬源谷桑葚采摘園,100余畝的桑葚陸續成熟,桑樹枝頭綴滿紫黑色的果實,顆顆飽滿如瑪瑙,讓人垂涎欲滴。“聽朋友說這里的桑葚又大又甜,我們專程從高區過來‘過嘴癮’。”游客王先生伸手摘下一顆紫得發亮的桑葚放入口中,“不錯不錯,甜中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酸,口感特別好。”

鵬源谷桑葚采摘園內種植有“無籽大十”和“白珍珠”兩個品種,樹齡長達10年,每年的5月中旬到6月底都是桑葚采摘的黃金期,口感甜糯的優質桑葚每年吸引游客超萬人次,成為近幾年近郊采摘游的“網紅打卡地”。

“自我們的桑葚采摘基地開園以來,平均每天的接待量在100人次左右,每天的銷售量達到1000斤左右。”鵬源谷桑葚采摘園負責人黃會英說。

而鵬源谷家庭農場桑葚廣受游客歡迎的秘訣,則來自于科學的密植方法,桑葚樹高大約1.5米至2米,不僅能實現桑葚的高產量和好品質,也更易于游客采摘。農場桑葚園建在山上,采用的是深井水澆灌,不含任何污染,只選用有機肥料,確保了桑葚的最佳品質。眼下,憑借優良的品質和獨特的體驗,鵬源谷桑葚迎接著一波波游客前來品嘗。“跟朋友一起來的,感覺采摘桑葚跟采摘其他水果的樂趣不太一樣,挺有意思的,而且吃起來綠色健康。”“孩子之前沒有接觸過,正好帶她過來接觸大自然,也學習了解一下桑葚的生長習性,增長見識。”連日來,黃會英接待了不少旅游團,三五成群的游客手提籃子穿梭其間,愜意地享受采摘的快樂。

一顆顆桑葚果,甜了游客的味蕾,也鼓了村民的腰包。桑葚園里,村民們穿梭在桑樹林間,對桑葚樹進行精心修剪。為了保證桑葚的品質和產量,農戶們嚴格遵循科學的修剪方法,采用疏剪、短截等技術,去除過密枝、細弱枝和病枝,確保每一棵桑葚樹都能健康生長。黃會英告訴記者,現下采摘基地的長工就有10多人,村民實現了“出門就務工,下地就掙錢”的愿望。2024年,桑葚基地產量達到30多萬斤,一個村民增收就能達到三、四萬元。

同一時間,汪疃鎮西梁格村榮順桑葚采摘園的桑葚也迎來了豐收,甜美多汁贏得了新老顧客的一致好評,端午假期接待游客百余人,開啟了一場甜蜜的采摘之旅。

“除了采摘,今年,我們的桑葚通過客貨郵公交專線運到客戶手中,不再為運輸犯愁,還拓寬了銷路,線上賣得真不錯。”榮順桑葚采摘園園主畢崇榮說。在客貨郵的微信團購群里,顧客的訂單紛至沓來,市民們不僅可以進園采摘,還能手機下單,在家坐等收貨。過去,畢崇榮主要通過發短視頻、小區售賣、快遞站寄賣等方式對外銷售。今年,為催熱“甜蜜經濟”,在此基礎上,臨港客貨郵服務中心主動介入,帶動農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構建起“線上+線下”雙軌銷售網絡,讓“鮮甜”直達消費者舌尖。

離榮順桑葚采摘園不遠處的太公緣農耕部落游人如織,吸引他們前來的紫瑩瑩的桑葚掛滿枝頭,果香四溢。在這里,去年新栽、今年頭茬結果的20畝桑葚大面積成熟,可采摘至7月初,今年預計收益約7萬元。

桑葚采摘只是太公緣農耕部落打造桑葚全產業鏈的環節之一。作為我區農文旅融合的示范點,太公緣農耕部落的發展軌跡正是臨港區鄉村振興的縮影,其實現了從單一種植到“采摘+觀光+研學”的多元業態轉變。

據太公緣農耕部落負責人蔣波介紹,前不久,太公緣農耕部落還舉辦了2025首屆臨港區汪疃鎮桑蠶文化節,解鎖文化新體驗;還定期開展桑麻主題特色活動,配套特色桑麻宴,帶領孩子及家長深度感受桑麻文化魅力,感受自然與文化的交融之美。與此同時,太公緣農耕部落還推出桑葚酒、桑葉茶、桑芽包子等特色衍生產品,豐富了游客的選擇,助力鄉村產業發展,年可實現銷售收入超20萬元。

不僅僅是汪疃鎮,如今,臨港區擁有桑葚種植基地近20個,立足資源優勢、產業基礎,通過土地流轉、能人帶動、大戶經營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讓“農業+休閑采摘”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的新引擎,推動特色農業與文旅深度融合。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臨港區汪疃鎮:“首席專家”聚智賦能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下一篇:上榜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為什么是汪疃?

魯公網安備 37100302000175號

威海廣播電視臺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郵箱:whcmw2009@126.com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631-5191950

網站熱線:0631-5191412  網絡實名:威海傳媒網  網絡設計/系統支持:威海傳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