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久久久久久久久_日韩一区国产在线观看 _最新欧美电影_天堂蜜桃一区二区三区

首頁 > 專題 > 臨港區 > 最新動態 > 正文

臨港區汪疃鎮:“首席專家”聚智賦能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2025-06-19 15:09:05   來源:   

鄉村振興,人才先行。威海市創新實施“鄉村振興首席專家”制度,為鄉村發展注入了強勁的“智力引擎”。自首席專家制度實施以來,眾多鎮街(園區)積極響應,憑借獨特的產業優勢、發展潛力與惜才誠意,吸引了一批批首席專家紛至沓來。這些首席專家們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在產業升級、農民增收、電商發展、平臺建設、鄉村建設等領域各展所長,推動鄉村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為鄉村振興事業貢獻了不可替代的智慧與力量。

為更好地總結經驗、推廣典型,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推出了“惠鄉村・謀發展”首席專家集聚特色鎮街(園區)典型案例系列報道,深入挖掘各特色鎮街(園區)在吸引、培育、使用首席專家過程中的創新舉措與實踐經驗,展現首席專家們扎根鄉村、服務鄉村的動人故事與突出成果。希望通過這些鮮活的案例,為推進鄉村人才振興、探索鄉村發展新路徑提供有益參考,也期待更多人才投身鄉村振興的廣闊天地,共同繪就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壯美畫卷。

汪疃鎮位于威海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西部,鎮域面積103.4平方公里,轄58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戶籍人口2.6萬人。近年來,汪疃鎮始終樹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思想,緊扣“興人才、強支撐、促發展”目標,重點聚焦農業企業和高等院校兩大主體,不斷在實踐中探索鄉村人才振興的有效途徑和發展脈絡,逐步總結提煉出了“一村一人、一村一策”的鄉村振興首席專家制度,初步形成了因地制宜、唯才所宜的鄉村振興首席專家運作模式。現有區級鄉村振興首席專家58人,其中威海市優秀鄉村振興首席專家4人。

人才優先,政策先行。具有科學完備的政策制度,是吸引人才聚合的先決條件。依托臨港區出臺的《威海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鄉村振興首席專家選拔管理辦法》,建立首席專家管理制度,從專家資格條件、選任程序、政策待遇和考核管理等方面入手,形成集“引”“用”“管”“服”于一體的鄉村人才政策支持體系,努力推動鄉村人才制度變革創新。

“海納百川”聚英才強化首席專家引進

汪疃鎮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依托現代農業產業學院,深入實施“校地+校企”合作工程,吸引專家團隊、博士學位教師,進一步拓寬首席專家招引渠道。同時,深入挖掘現代農業產業學院產學研功能,結合汪疃農業發展實際需求,引導原永兵、王永章帶領專家團設立多項專項研究課題,激勵更多高端人才向汪疃流動,推動更多高端技術優先在汪疃轉化。

“關懷送暖”留英才優化首席專家服務

成立專家大院,集聚優質專家資源。與中國農大、西北農科大、韓國慶北大學等國內外2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長期合作,建設全國首家“現代果業專家大院”,為專家開展技術攻關、項目合作、成果轉化等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務平臺。依托汪疃鎮現代農業綜合園區聯合工會,聚合涉農人才500余名,建成職工服務陣地15個,推動各類服務事項下沉一線,構建綜合高效的鄉村人才“服務圈”,為人才提供更加便捷、優質的服務。

“領軍掛帥”用人才發揮首席專家作用

汪疃鎮堅持“政府主導、專家引導、群眾參與”的理念,利用首席專家自身專業優勢,極力提高鄉村綜合治理水平。首席專家作為結對村莊的“新村民”,積極參與結對村莊的村級治理、集體決策,為結對村莊發展出謀劃策,實現了多元共治與群眾自治的良性循環,開創了鄉村治理與村民自理相結合的新型管理模式。

產業升級全鏈條增值增效

在專家團隊的帶領下,大力推廣現代矮砧蘋果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為威海市蘋果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技術支撐,有效推動威海市解決了傳統蘋果園產量低、品質差、效益低等問題,成功打造現代蘋果種植“威海模式”,在全市范圍內新建蘋果矮砧高密度栽培模式30余萬畝,真正實現了果園機械化、精準化生產,成為我國現代矮砧蘋果栽培的典范。同時,建成國家果樹苗木脫毒中心,培育試驗品種30多個,研發和采用脫毒技術、蘋果病毒檢測技術、蘋果品種組培快繁技術、砧木無性繁殖技術等核心技術,打造煙威地區規模最大的無毒苗木繁育基地,實現年產高質量苗木300萬株,基地累計對外供苗7000萬株,指導建成規范化蘋果種植園500余處,占地40余萬畝,有效解決苗木市場品種混亂、苗木未脫毒及品種單一等問題。

人才振興本土化培育體系

疃鎮已基本形成“政府主導+高校支持+企業合作”的鄉村人才引進培育體系,構建起“師帶徒”“徒變師”梯次搭配的人才培養隊伍,依托特有的人才稟賦優勢,打造產業集群發展效應,培育鄉村振興首席專家58名,其中市級鄉村振興專家4名,培育出以祝旦璞、王世金為代表的“土專家”“田秀才”10余名,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田間地頭課程,招引仙果仙園、花滿園、鴻樹林、那香山等10余個優質項目入駐,把鄉村有號召力的“帶頭人”、有行動力的“農創客”、懂技術的“土專家”、善經營的“新農人”等200余名實用人才納入汪疃鎮鄉村人才信息庫,培育和激勵更多新型農業人從事鄉村振興工作,為人才項目產業化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平臺,助力鄉村振興邁上新臺階。

共同富裕可量化效益顯著

以現代農業產業學院、田園黨校授課基地等依托,創新推出“課堂+基地”點單式教育培訓體系,邀請王世金、于日芬等首席專家,為黨員、農民等開展各類涉農培訓班200余場次,受眾1萬余人次,培養致富帶頭人20余名、種糧大戶28名、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1500余人,幫助100余名傳統農民變身產業工人,輻射帶動周邊村莊村集體經濟增收50萬余元。搭建智慧農業“云課堂”,平均每年為中國農業大學等5家高校、2000余名大學生開設實習實踐課程20余門,真正讓論文寫在田間地頭上。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賽威醫療:產線智能化升級,采血針產能突破每小時1.5萬支
下一篇:臨港區汪疃鎮百畝桑葚“紫”了!采摘期可至7月初

魯公網安備 37100302000175號

威海廣播電視臺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郵箱:whcmw2009@126.com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631-5191950

網站熱線:0631-5191412  網絡實名:威海傳媒網  網絡設計/系統支持:威海傳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