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美好,總離不開豐收的喜悅。

十月,是網紋瓜成熟的季節,走進草廟子鎮金井村的網紋瓜大棚,一股股瓜香撲鼻而來,一顆顆又大又圓的網紋甜瓜掛在綠色的藤蔓之下,整齊地吊在半空中。
“甜度高、水分足、個頭大,我們這瓜根本不夠賣!”正在棚里干活兒的村民馬愛秀滿臉驕傲,她輕輕捧起一個瓜:“你看,這花紋漂亮不?”
網紋瓜因表皮帶有浮雕般的網狀條紋而得名,憑借獨特的外形、香甜的口感,近年躋身“網紅水果”之列,成為市場上的熱銷品。
網紋瓜上市的這幾天,金井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王杰也幾乎每天都蹲在大棚里,關注著這批甜蜜的收獲。
“我們村今年種了2個棚,共4畝地的網紋瓜,約有5000多株瓜苗,預計產量可達1.5萬斤。”王杰臉上露出自豪的笑容。
網紋瓜為何會在金井村扎下根?“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王杰說,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近年來,金井村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思路,不斷摸索鄉村產業發展方向,建設了高標準大棚,發展特色種植項目。
但是,種什么、怎么種等一系列問題擺在眼前。村“兩委”多次到大棚種植發展較好的地方“取經”,經過實地探訪、交流,再結合金井村地理氣候條件,最終,他們選擇種植網紋瓜。
現如今,網紋瓜已成為金井村的特色產業之一,通過老客戶帶新客戶的方式,并與商超建立合作,金井村的網紋瓜不愁賣。
網紋瓜的種植不僅豐富了市場,也實實在在地帶動了村民增收和就業。王杰算了一筆賬:這一季的網紋瓜預計可為村集體增收5萬元,同時還為村民提供了多個就業崗位,像馬愛秀這樣的種植能手每月能多掙一千多。
金井村這份甜蜜還在延續。網紋瓜大棚的西南側,近10畝藍莓苗已扎根,預計明年三月掛果;旁邊4個流轉的大棚正翻耕,計劃加入片區高效果園。馬愛秀說:“以前種玉米靠天收,現在種瓜有奔頭,日子比瓜還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