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營造文明祥和的節日氛圍,連日來,臨港區草廟子鎮以“傳家國情·抒中秋韻·暖鄰里心”為主題,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我們的節日·中秋”系列活動,將愛國主義教育、傳統文化與鄰里幫扶相結合,營造了喜慶祥和、溫馨濃厚的節日氛圍,進一步增強了居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與國旗合影,共傳“家國情”
中秋月滿,國旗飄揚。當團圓的溫情邂逅家國榮光,在悅泉社區,一場熱烈的“我與國旗合影”活動,正在為雙節添彩,為社區增溫。活動中,社區居民收到精美月餅的同時,紛紛與國旗同框。社區工作人員展現攝影擔當,居民在國旗下傳遞淳樸熱忱,還有老人在自家“照片墻”將愛國情融入合影,以最樸素的方式,讓中國紅成為雙節中最動人的底色,一張張笑臉、一聲聲祝福祖國的方式,在與國旗的同框中變得更加熱辣滾燙。
一面國旗,串聯起居民愛國情;一張合影,凝聚起黨群合力。此次“我與國旗合影”活動,讓悅泉社區居民以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祖國的祝福,進一步拉近黨群距離,也讓居民有了社區歸屬感。
巧手做月餅,共抒“中秋韻”
每年中秋節做月餅,是各社區拿手的“技術活”,也是深受居民喜愛的活動之一。“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是中國古老而美麗的傳統節日,它象征著家庭團聚、豐收感恩……”活動中,社區工作人員向居民介紹中秋節的傳統習俗,賞月、吃月餅、猜燈謎等中秋傳統習俗以及月餅在傳統文化中的象征意義,讓居民在做月餅的同時感受節日的文化底蘊。從揉制面皮、精準稱量餡料,到細致包餡塑形、壓模定型,手工月餅不僅成為現場交流分享的“甜蜜紐帶”,還被逐一送到社區老人手中。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除了做月餅,中秋詩歌分享會成為節日里社區文化書院的“專寵”,參與者聲情并茂地分享中秋詩句,感受中秋韻味,用詩詞歌賦表達對團圓的期盼。抑揚頓挫的語調不僅讓參與者沉浸式體驗詩詞歌賦的獨特魅力,也讓中秋底蘊深入人心。
節日走訪,共暖“鄰里心”
節日的溫暖更需傳遞給特殊群體,各社區網格員組成慰問組,帶著社區志愿者精心準備的月餅,走訪慰問轄區內特殊群體。每到一戶,與居民親切交談,詳細了解他們的生活近況、身體狀況以及面臨的實際困難,認真傾聽他們的心聲和訴求,并送上節日的祝福。
在與空巢老人交流時,網格員耐心為老人講解健康知識,叮囑他們注意身體;面對留守兒童,網格員鼓勵他們好好學習,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此次慰問活動,不僅給予了特殊群體物質上的幫助,更給予了他們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拉近了與群眾之間的距離,讓這個雙節充滿濃濃的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