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堅持項目建設兩手抓,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推動先進制造業提質增效,啟動華新藥業產業園二期項目,新建標準化車間、增設全自動產線,配套原料供給車間,實現研、產、銷、儲全鏈條醫藥板塊整合聚集,打造園區經濟新亮點。提速世一網業5.1萬平特種新材料項目,加速2.2萬平科研樓宇裝修進度,促成4、5號廠房投產運營,打造特色樓宇經濟。培育銀創微電子攻堅“專精特新”,完成產線升級,入選“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振中小微企業經濟發展信心。推進文旅項目深度融合,實施華夏生態文明館提檔升級,打造民俗街區,開設《城南硝煙》、古道戰狼實景演藝,進一步豐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經濟發展創新案例。實施輕戶外運動基地產業振興特色節點建設,融合“運動+”賽事特色,打造禹星源田園綜合體、遇圓星居民宿、泰美網球基地等特色產業項目,完善“吃住行游購娛”鄉村旅游產業鏈條,激發鄉村經濟新活力。
二是精耕校地合作,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科技轉化共建平臺,落成激光與光電子研究院山東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續聘哈工大宮曉博教授擔任世一網業“科技副總”,推動世一網業特種材料領域創新突破,加速三維編制、精密絲網產品成果轉化。推動威仕泰醫療科技公司與清華大學李海濤實驗室合作簽約,開展尿蛋白檢測技術開發,加速產學研深度融合,通過技改升級,不斷提升企業科研、技術儲備能力,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科技動能。
三是聚焦為企服務,優化營商環境。一方面立足分包、信息、服務三個精準,定位到村,分包到人,開展“訪百企、送服務”活動,對轄區4332家全體量市場主體開展了三輪次走訪。建立線上、線下聯動機制,線上與企業建立微信工作群,線下發放便民服務連心卡,點對點精準對接。累計協助紅太陽彩印、易聯特能源科技等二十余家企業招錄技術工人近百人,招聘小語種翻譯、軟件開發工程師等專業緊缺人才32名,緩解了企業用工難題。同時,打造了“便民惠企金融服務圈”,實現了“家門口”金融業務辦理功能。開設農商行岳家莊便民服務站,開展“證銀企”對接會,推出科技貸、信用貸等10余種金融產品,服務轄區內正矩供應鏈、丹宏體育等6家企業融資750余萬元。另一方面構筑了安全穩定營商環境生態,排查餐飲單位燃氣安全隱患,推動華夏培訓中心資產重組,跟蹤中南熙悅、恒大御龍天峰等地產項目按期推進,協助解決牡丹花園東側臨企道路300米護面墻體施工等30余個便企問題,問題解決率100%。通過隱患排查,進一步優化了營商環境,降低了企業壞賬風險,為助推經濟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力保障。
編輯:孫曉麗
責編: 史秀英
審校: 史雅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