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經開區人民法院在崮山鎮掛牌成立無花果環境資源司法保護服務站,經開區法院、崮山鎮政府和威海紫光相關工作人員參加掛牌儀式。無花果環境資源司法保護服務站的設立,為經開區環境資源保護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支持。
設立無花果司法保護服務站,旨在充分發揮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職能作用,為以威海紫光等重點的無花果產業、企業提供優質司法指導和法律服務,依法護航當地無花果特色產業健康發展。同時,通過服務站的普法宣傳作用,引導企業和群眾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切實增強法治觀念和生態環境資源保護意識,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旅游文化發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崮山鎮境內山、林、海、河、灣、灘等生態資源豐富,近年來著力打造“鄉村振興”的鎮域樣板,引領全鎮農民走好鄉村振興之路。作為我市鄉村振興無花果樣板片區,崮山鎮不斷引導更多農民和農村種植合作社投入無花果種植和加工業,無花果種植面積已達6000余畝,年產量達1000萬公斤,并育有“青皮”“斯特拉”“白山口”“格萊斯”等眾多特色品種。如今,崮山鎮域內培育的無花果關聯企業和合作社已達10余家,無花果加工能力達400萬噸,貯藏保鮮能力200萬噸,崮山無花果業已從原先單一的種植零售模式,轉化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成長為崮山鎮的一種特色文化標識。
發揮環資審判職能,依法審理各類環境資源案件,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生態環境資源保護規范化發展的生動實踐。一直以來,經開區法院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不斷強化“能動司法”,切實增強環境保護實效,探索出一條審判、懲戒、保護三位一體的環境資源司法保護新機制,通過巡回審判、多元化解、訴源治理、普法宣傳等工作,將環境資源審判職能不斷向鎮街、向企業延伸,為綠水青山筑起強有力的司法保護屏障。
今后,經開區法院將以生態環境資源保護為著力點,充分履職盡責,持續構筑生態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屏障,切實守護好綠水青山,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