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久久久久久久久_日韩一区国产在线观看 _最新欧美电影_天堂蜜桃一区二区三区

首頁 > 專題 > 威海市殘疾人聯合會 > 威海市2023年度慈善大病救助工作方案

威海市2023年度慈善大病救助工作方案
2023-11-30 17:15:46

為做好2023年度慈善大病救助工作,切實減輕貧困大病患者和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重度殘疾人等家庭病患者的醫療負擔,現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救助對象及標準

救助對象為具有威海市戶籍符合下列條件的大病患者。

(一)對低保家庭、特困供養人員、一級殘疾人(不含聽力、言語殘疾,下同)、脫貧享受政策人口和防止返貧監測幫扶對象病患者,不設起步線,原則上對其當年住院產生的醫療費,經醫療保險、大病保險以及其他政策性救助后實際自負部分的20%進行救助,最高救助3萬元。 

(二)對其他因患病造成實際用于日常基本生活消費支出低于當地低保標準200%的貧困家庭病患者,原則上對當年住院產生的醫療費,經醫療保險、大病保險以及其他政策性救助后實際自負超過2萬元的,按自負部分的20%進行救助,最高救助3萬元。

(三)對向我市各級慈善組織捐款人員及其直系親屬,未列入以上救助范圍,原則上對其當年住院產生的醫療費,經醫療保險、大病保險以及其他政策性救助后實際自負超過2萬元,可在不超過其捐款總額的前提下,按最高20%的標準給予救助。

對低保、特困、一級殘疾人、脫貧享受政策人口及防止返貧監測幫扶對象病患者,在同等條件下實行優先救助。

救助的具體標準,由各區市(含環翠區、文登區、榮成市、乳山市、高區、經區、臨港區、南海新區,下同)結合實際自行確定。

二、資金來源

慈善大病救助資金從市和各區市慈善總會的善款中列支。其中,市級安排200萬元(威高集團出資),重點救助全市心臟病、腦血管疾病、腫瘤疾病、白血病、器官移植五類大病患者。

三、救助原則

(一)聯動救助。五類大病患者由市和區市兩級共同救助,其余患者由各區市實行屬地救助。

(二)應助盡助。要及時、足額發放救助金,確保符合救助條件的患者全部得到救助。

(三)公平公開。要嚴格按照公平公開的原則確定救助對象、核定救助金額。救助對象名單和救助金額要列入村(居)務公開和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政務公開范圍,村(居)委會、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應設立舉報箱和舉報電話,接受群眾監督。各區市要通過新聞媒體公布慈善大病救助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四、實施程序

(一)申請者填寫《威海市2023年度慈善救助大病患者申請表》(點擊此處下載),連同身份證復印件(正反兩面),并提供住院醫療費單據或大病保險單據,低保家庭、特困供養人員、一級殘疾人病患者,須提供有效的資格證明復印件;向慈善組織捐款者需提供捐贈票據或所在單位、村(居)委會的捐款數額證明,可證明系捐款者直系親屬的戶口簿或書面承諾書,所涉資料均一式 2 份,一并報戶口所在地村(居)委會。

(二)村(居)委會對申請人家庭情況進行調查核實,確定擬救助大病患者名單并進行公示;鎮政府(街道辦事處)進行審查并二次公示;所在區市殘聯對一級殘疾人進行審核;送所在區市民政部門審批。

(三)各區市民政部門審核,確定救助對象,核定和發放救助金。其中,各區市五類大病患者的申請表和匯總表,務必于2024年1月4日前報送市慈善總會。

五、工作要求

實施慈善大病救助關系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是改善民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密切配合,摸清底數,規范操作。各區市要加大工作力度,力爭于2024年2月2日前將救助資金全部發放到位。

魯公網安備 37100302000175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12

威海廣播電視臺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AVSP) 魯備2009001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ICP備06041465號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郵箱:whcmw2009@126.com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631-5191950

網站熱線:0631-5191412  網絡實名:威海傳媒網  網絡設計/系統支持:威海傳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