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威海市文登區米山鎮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陣地,發揮志愿服務隊作用,聚焦群眾多元化需求,著力破解難題,全力打通引導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創新拓展美德信用應用場景,推行“信用+醫療”模式,把美德信用建設融入日常,探索利用信用積分兌換健康診療項目的鄉村治理新模式,激發精神文明建設“新動能”。
米山鎮堅持激活、整合、下沉、共享,把每個條條塊塊中的資源整合起來,根據文明實踐活動需要和群眾需求再配置、再優化,激活文明實踐的“源頭活水”。以趣味運動會、黃河大集、“一村一年五場戲”“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等為抓手,搭建群眾文化活動大平臺,力求讓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凝聚起鄉村文化振興的磅礴力量。
注重文化引領,組織各村村民積極參加“法律明白人”培訓班、“守護花季 共護成長”未成年人保護專題普法宣講;傾力打造“田園之聲”鎮級宣講品牌,以“傳遞黨的聲音,講好基層故事”為工作重點,開展“青年大講堂”“巾幗大宣講”“中國夢·新氣象·新作為”百姓宣講大賽等一系列活動,鎮村聯動,以“家門口宣講”“庭院宣講”“炕頭宣講”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將理論宣講送進群眾家門。
以精準化的“點單式”志愿服務為載體,牢牢抓住百姓需求、社會需求、政府需求的“共振點”,不斷拓展志愿服務類型、領域。持續擦亮“美好田園 振興有我”志愿服務項目品牌,聚焦敬老愛老、鄰里便民、非遺文化、農事體驗、自然美育、科普知識等主題,開展扶困幫困、手工制作、詩文繪畫、非遺體驗等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
今年以來,開展服務共計40余場次,直接服務700余人次,間接服務200余人次,服務對象涵蓋兒童、青少年、中老年等多個年齡群體,服務時長累計超過500小時,把老百姓需要的精神食糧、惠農政策、科普知識等送到田間地頭、村頭巷尾,提振群眾“精氣神”,積極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新高地。常態化組織巾幗志愿者走進困難群眾家中,了解生活情況,在送上慰問物資的同時,幫助打掃衛生,傳遞向上向善力量,讓群眾感受到文明新風吹來的幸福感。
發揮信用體系的“抓手”作用,從發動愛心捐款、圖書捐贈、發布村級志愿活動、豐富誠信惠民場景等入手,將信用工作與環境衛生、護林防火、扶困幫困、政策宣傳等鎮村各項事務深度融合,每年度開展信用積分兌換活動170余次,惠及群眾8000余人。根據各村實際情況,多樣化制定信用積分自設項和信用激勵政策,凸顯亮點和特色,進一步鞏固提升村級惠民服務社、理發屋、共享屋等惠民場所的使用。
創新融合美德信用與醫療健康,聯合米山鎮衛生院推行“信用+醫療”工作模式,村民可以使用本年度信用積分,依據健康積分兌換目錄,選擇任一可兌換的項目到衛生院進行健康服務項目檢查。同時,在“信用積分兌換健康積分”的基礎上,再給予信用等次為五星級、四星級、三星級居民門診手術及治療費用不同程度的折扣優惠。有效增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患者的吸引力,切實讓村民在家門口享受到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
文明始于心,長效踐于行。下一步,米山鎮將繼續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推動文明實踐和志愿服務工作提質增效,強化體制機制建設,創新豐富活動形式,增加壯大志愿力量,持續深化“美德信用+”體系建設,讓文明實踐活動的觸角橫向到邊、縱向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