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車穿梭不息,各種機械馬力全開……在南海新區各項目建設現場,建設者們以飽滿的干勁,搶抓施工黃金期,刷新施工“進度條”,合力奏響春天交響曲。
走進山東漢行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7號車間里,工人們熟練地操作著設備,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年產2500噸的普魯士藍正極材料產線有序運行;在建設工地上,機器運轉的轟鳴聲、金屬碰撞的鏗鏘聲相互交織,一棟棟生產車間、倉庫、辦公樓等建筑拔地而起。
如此火熱的建設場景,是南海新區大力推進產業項目發展的生動寫照。“我們項目開工以來,在政府工作人員的全方位幫助下,7號車間在去年底建設完成,其他在建的廠房也順利復工。當下正值施工的黃金時期,我們組織充足的人員和機械設備,全力大干搶干。”據山東漢行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廠長李俊介紹,漢行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項目總投資21億多元,建筑面積達26萬平方米,將新上鈉電正極材料、電解液產線76條。目前21萬平方米車間基礎完工,11萬平方米車間及附屬設施主體完工,正極材料產線已經拉通。項目全部達產后,可年產鈉電正極材料、電解液14萬噸,打造全國領先的鈉電池正極材料研發生產高地。
南海新區以漢行為龍頭,謀篇布局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發展,打造鈉電正極材料、電解液、電芯制造等為一體的鈉離子電池全產業鏈。南海新區聚焦優勢領域,突出特色發展,聚力打造高端精細化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導產業,持續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總投資5億元、生產鋰電負極材料的山東建慶新能源有限公司正是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布局中的重要一環。時下,建慶新能源一期項目已經進入設備安裝的最后階段,預計在3月中旬完成設備安裝。一期項目主要面向新能源電池廠家。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石墨負極材料需求持續增長,該項目投產將為行業注入新的活力。
“自動化生產線是我們的核心優勢,所有的流程設計、工藝設計等都由西門子公司配合完成,可以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石墨負極材料。”據山東建慶新能源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王龍介紹,該項目采用了行業領先的智能化生產線,通過西門子整體自動化控制系統,實現了從原材料投加到成品出庫的全流程自動化。這不僅降低了50%的用人成本,還大幅提升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一致性。目前,企業已接到約1萬噸的訂單,市場需求旺盛。隨著一期項目的順利推進,二期項目建設也提上日程。“二期項目主要生產石墨烯,目標客戶為蘋果手機等高端市場。”王龍說。
南海新區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的鮮明導向,全力以赴抓項目,切實以項目之“進”支撐發展之“穩”。當前,南海新區一大批重點項目建設搶抓春季施工黃金期,在“春天里”全力奔跑。為了推動項目建設,南海新區強化項目建設推進機制,建立年度施工推進計劃,強化周走訪、月通報機制運行,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推動在建項目“加碼提速”。“我們持續跟進重點在建項目,保障項目盡快全面投產達效,同時加大新開工項目實地走訪和幫扶力度,積極幫助解決項目建設存在的問題、困難,助力新開工項目穩步按計劃推進施工,力爭全年項目建設總面積達到20萬平方米。”南海新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