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情滿蔄山。9月以來,蔄山鎮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組織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月”系列活動,奏響基層治理的和諧樂章,快來看看有哪些精彩瞬間吧!
1、理論宣講潤心田
組織轄區社區工作者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宣講,結合幫扶各民族困難家庭和開展的民族文化交流活動等典型案例,系統闡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核心內涵,累計25名社區工作者參加。

采用“歷史故事+現實案例”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居民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累計25名群眾參加,推動黨的民族政策更加入腦入心。
2、惠民市集暖民心
在蔄山集開展“聯建賦能惠民生 睦鄰煙火聚溫情”公益市集活動,將健康守護、政策宣傳等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
在健康診療服務區,來自蔄山衛生院的醫護人員耐心為居民們測量血壓,細致解答老年人關心的慢性病管理、用藥安全等問題,還針對秋季常見的呼吸道疾病、過敏防護等給出實用建議,用專業知識為居民健康“把關”。

在政策宣傳服務區,派出所民警結合近期高發的“冒充孫子求轉賬”、“虛假養老投資”等真實案例,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向居民講解電信詐騙的常見套路,提醒老人切勿上當受騙。黨員、志愿者化身“民情雷達”,通過“敲門行動”收集13件急難愁盼問題,從水管漏水到鄰里糾紛,切實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暖民心。

3、技能培訓助夢啟航
聯合威海青春美容美發職業培訓學校開展美容美發公益培訓,系統學習面部護理、化妝技巧等實用技能,累計30余名居民參與。培訓前,組織參訓居民集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導大家將“五個認同”理念融入技能提升實踐,為就業創業夯實思想基礎。

4、文化浸潤育新苗
開展青少年“民族文化長廊”活動,志愿者細致講解潑水節、賽馬、苗繡等多元民族文化知識,引導青少年在聆聽中增進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活動中,孩子們在書簽上鄭重書寫“同心聚力,鑄牢共同體”等寄語,將對民族團結的期盼凝于筆端。累計20余名青少年參與活動,有效引導青少年群體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

下一步,蔄山鎮將持續深化“四維聯動”工作機制,打造更多民族文化體驗空間,增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黏合力”,讓各族群眾在共居共學中增進理解,在互嵌式社區環境中書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團結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