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西藍花、排骨、餃子……11 時 15 分,悅泉社區幸福食堂準時開餐,熱氣騰騰的飯菜傳來陣陣香氣。就餐區內,一排排餐桌擺放得整齊有序,前來就餐的老年人聊著家常,其樂融融。
為解決悅泉社區老年人吃上“熱乎飯”難題,社區堅持把“讓老人滿意”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結合自身實際,采取社會合作型模式,與有實力、信用好的餐飲單位共同建設運營幸福食堂,為 75 周歲以上老年人發放幸福食堂愛心卡,嚴把原料采購、飯菜制作、就餐服務等質量關,為老年人提供充足的營養保障,老年食堂吃出“幸福味道”。
“家門口”能吃得飽吃得好,還有更精彩的生活,隨著天氣轉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越來越熱鬧,社區老年居民到活動中心的熱情越來越高漲。自打活動場所開放后,老伙伴們走了進來,下棋、看書、書法,一時間人氣滿滿,為滿足更多老年居民的需求,社區功能室不斷擴展,乒乓、舞蹈、曲藝等各種興趣隊爭相組織活動,逐漸發展為鄰里們商量事情的議事平臺。
走進林泉社區黨群服務中心,10余名老人手握毛筆,在指導老師幫助下認真臨摹,這些老人是“暮光盛匯”老年微課堂書法班的學員。為拓寬養老服務陣地,草廟子鎮充分整合各社區陣地資源,開設多個功能室,在社區服務中心內設有志愿服務點、居民議事室、書法室、舞蹈室、棋牌室等功能區,為老年人著力構建參與議事、休閑娛樂等一體化服務陣地。讓老年人在休閑娛樂的同時,還能參與社區治理,幫助化解小區糾紛,開展關心關愛活動。
關愛老年人,不止錦上添花,還有雪中送炭。草廟子鎮各個社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專門成立為老服務項目,結合共建單位、黨員“雙報到”,定期開展為老服務。根據轄區網格情況劃分助老網格,每個網格做到專人負責、人數清楚、房號熟悉、范圍明確。充分發揮網格內志愿者、共建單位、“雙報到”黨員中在醫學、應急、法律等方面的優勢,定期對獨居、空巢、失能、重殘等特殊老年人上門入戶查看,不斷提高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