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總,咱企業有筆貸款貼息怎么沒申請”……日前,一份送上門“政策包”讓威海福瑞機器人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連成有點驚喜。“之前對政策有誤讀,沒想到企業申請的1000萬成果轉化貸,今年可以享受40%的貸款貼息,差點錯失了,能省十多萬元呢。”王連成說。
政策能“找準人”多虧了政府部門對政策執行情況的密切跟蹤服務。原來,高區科創局高新科工作人員在企業融資服務平臺上發現,福瑞機器人的貸款備案符合條件,但沒申請貼息,擔心企業對政策條款了解不夠透徹,于是專程來到企業,對山東省科技成果轉化貸款貼息政策進行解讀,并詳細指導了申報流程,幫助企業切實享受到政策紅利。
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而言,研發投入高的同時,缺少固定資產抵押貸款,而一項項科技金融政策的“真金白銀”無疑為研發創新注入了源頭活水。福瑞機器人是一家專注于智能制造機器人與自動化裝備研究的公司,深耕于醫療耗材加工領域和海產品加工領域,兩次揭榜威海“揭榜掛帥”項目,攻關行業共性技術。而這背后,是企業上千萬的研發投入。
為了給企業“解渴”,高區科創局、財政局、孵化器、銀行等多方聯動,大力宣傳推介省科技成果貸款貼息、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市科技支行政策、創新積分制等科技金融政策,借助資本加速器,推動科技企業快速發展。
“我們是一家科技導向型企業,研發和人才是立足之本,科技金融政策緩解了資金周轉壓力,大大推進研發進度,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進度,也讓我們更敢于去承擔山東科技重大專項、威海市‘揭榜掛帥’等項目。”王連成說。
在高區,受益企業不止福瑞機器人一家。去年,天力電源的車載多能源能量路由器的研制等6個項目入選市“卡脖子”攻關項目庫。盛潔科技等35家科小企業獲批2023年度山東省科技成果轉化貸款1.56億元;26家企業提交了貸款貼息申請,涉及貸款總額9810萬元;組織3家企業申報2023年省科技股權投資項目,天帆智能科技獲省廳立項,并與相關投資機構進行了初步接洽。
“資金缺口堵上了,企業創新發展的腰桿就能挺起來,我們還積極鼓勵銀行和投資機構創新業務模式,圍繞股權融資、知識產權、企業創新積分供應鏈金融、人才創新等創新方向,結合企業融資需求和高區支持政策,開發三板通、知識產權質押、股權質押、人才貸等適合科技型企業的特色金融產品,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區科創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符合相關政策制度以及內部風險管理制度的條件下,簡化流程及手續,為區內科技型企業提供便捷的授信融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