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企業、群眾需要到多個部門辦理的“一攬子事”,如今,在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建設中,特別是開展主題教育以來,高區通過梳理整合、流程再造,變成企業、群眾視角下統一辦理的“一件事”。2023年,全區共辦理12900件“一件事”,審批所需資料壓縮40%以上,審批時限壓減近60%。
推行“8大高頻應用場景‘一件事’”
近日,威海冠隆起重裝卸服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先生,從區政務服務中心市場準入窗口領取了新的營業執照、4枚免費印章和《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證明》,從個體工商戶成功“晉級”為企業主。
高區通過優化辦事流程,加強與稅務部門、相關許可科室聯動,在山東省威海市率先將“個轉企”流程“七個環節”整合成“一個環節”,實現了“一鏈辦理”“一窗出件”,1小時內即可辦結。
在“一件事一次辦”改革中,高區緊密圍繞群眾辦事需求,將涉及面廣、辦理量大、辦理頻率高,且與企業群眾關聯度較高的政務服務“單項事”按照8個領域梳理起來,加大協調溝通力度,整合為企業和群眾視角下的“一件事”。
“首席事務代表”升級“首席服務代表”
2022年,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在全市率先推行審批“首席事務代表”制度,先后公布了兩批事項清單,涵蓋市場準入、投資建設、社會事務和農業事務等多領域119個事項,授予11名“首席事務代表”現場審批權。該制度實施以來,相關事項減少環節260多個,減少材料160多種,辦理業務4萬多筆,審批效率提高30%以上,為企業群眾節約成本約400多萬元。
經過一年的摸索,2023年,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對“首席事務代表”進行再升級,將政策宣傳、業務咨詢、網上指導等服務,與原來的“首席事務代表”的事前指導、現場勘驗、到期提醒等審批業務結合,由“首席服務代表”全程負責,實現一體推進、一線指導、一幫到底、一事一策。
制度調整后,山東輝久房地產開發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龐延云足不出戶,坐在辦公室提交了材料,不到兩個小時,就辦好了營業執照。
如此便捷服務的背后,是11名“首席服務代表”無數次的加班、無數次的培訓和無數次的內部演練。
為提升“首席服務代表”的業務能力,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安排定期跨領域分享,還有各自專長領域內的業務授課,代表們逐漸成長為大廳內的“百事通”。
“7×24小時”不打烊服務利企便民
前不久,大屋建材裝飾商城商戶高先生急匆匆來到區政務服務中心市場準入窗口,想要辦理公司注銷登記,此時已臨近下班時間。本以為第二天還要再跑一趟,窗口工作人員了解到高先生的業務需求后,主動提供延時服務,為高先生辦結了業務。
為了破解企業群眾“工作日沒空辦、節假日沒地辦”的難題,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高區將工作日延時服務與雙休日預約服務結合起來,實行“7×24小時”不打烊服務。
當一張張“問題清單”轉化為“服務清單”時,“辦事不用求人、辦事便捷高效、辦事依法依規、辦事暖心貼心”的一流政務營商環境在高區成為現實。
來源:Hi威海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