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四屆山東省城市建設博覽會(以下簡稱城博會)舉行,集中宣傳展示全省住房城鄉建設發展成就。活動期間,威海就打造城市生命線、黨建引領紅色物業、提升無障礙環境等做法,面向全省作典型經驗介紹。
城市生命線是指城市的燃氣、橋梁、供水、排水、供熱、綜合管廊等與城市功能和民眾生活密不可分的城市基礎設施。在城博會城市生命線專題交流會上,我市以《統籌謀劃 整體推進 全面建設智慧高效的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為題作經驗交流。
近三年,全市共實施生命線工程310項,改造老舊供水管網275.43公里,消除中心城區積水點152處,中心城區建成海綿城市78.6平方公里,地下管網入網率95%,建立全市376座城市橋梁“一橋一檔”圖像數據庫,全鏈條升級燃氣硬件設施等。同時,建設智慧供熱、智慧燃氣、智慧管廊、智慧水務等平臺,不斷提升智慧化管控水平。
在城博會紅色物業專題交流會上,經區代表我市作經驗交流。經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紅色物業作用,構建“西苑鐵三角”“鳳林紅茶議事”等紅色物業聯席會議機制,推行“網格+紅色管家”24小時不打烊,實現管理全覆蓋;實行物業項目分級考核、物業企業“紅黑榜”管理等。
另據了解,今年全市深入開展物業服務領域“優服務、降投訴”專項整治,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和物業服務不規范不到位問題,居民滿意度顯著提升。
在城博會無障礙專題交流會上,環翠區代表我市作經驗交流。據悉,環翠區通過強化協同機制、推進專項改造、優化服務舉措等方式,提升當地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整體水平。僅今年一年,環翠區就對海濱路、青島路等100余條主次干道進行無障礙設施改造,實現人行道與車行道之間的順暢銜接,方便輪椅、拐杖等輔助工具使用。
全市范圍,今年已完成僑鄉號游客服務中心等59個項目的無障礙設計審查;中心城區內設有無障礙設施的公園數量達到55個,園內建有配備無障礙設施的公廁60座;新建改擴建公共停車位設置無障礙設施的項目所占比例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