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2025年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名單,山東省共11個鄉鎮入選,威海市臨港區汪疃鎮憑借現代蘋果主導產業的突出優勢成功入選,成為威海市唯一上榜鄉鎮。
作為全國現代蘋果產業的標桿,汪疃鎮以蘋果種植為核心,構建起全產業鏈融合發展體系,2024年鎮域農業總產值達8.05億元,主導產業全產業鏈產值突破6.2億元。其成功背后,既有鄉村的活力迸發,也有龍頭企業的創新引領,更離不開政策與科技的強力支撐。
產業強村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走進汪疃鎮祝家英村,“致富”電商直播間內一派繁忙景象。主播正通過鏡頭向網友推介威海金蘋果、魔星蘋果等特色農產品。
“今天下單,當天發貨!”直播間外的物流區,順豐快遞員正將打包好的蘋果裝車發往全國各地。祝家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祝潤超介紹,2024年,汪疃鎮以祝家英村為試點,整合鹿鳴蘋野跨村聯建片區資源,打造鹿鳴蘋野黨總支領辦服務項目——“致富”電商直播間,并配備了專業設備,聯合順豐等物流企業打通電商銷售的“最后一公里”。
汪疃鎮這一創新舉措,不僅幫助村民打開了銷路,還大大改善了農產品賤賣的現狀,當年累計銷售額超50萬元,帶動蘋果、花餑餑、丑梨等周邊農產品“觸網”熱銷。
祝家英村曾是典型的傳統農業村,村集體年收入不足8萬元。近年來,通過土地流轉、入股企業、發展電商等舉措,村集體收入躍升至每年32萬元。村民不僅獲得土地租金,還進入周邊蘋果企業務工,人均增收明顯增加。
更引人注目的是,村內年輕人回流趨勢明顯,返鄉創業者中有人發展生態養鵝場,靠著村里的直播間,銷售了超十萬元。“村里產業活了,年輕人自然愿意回來。”祝潤超感慨。
祝家英村的崛起是汪疃鎮以政策、項目、土地等要素推動產業升級的縮影。據汪疃鎮黨委副書記、鎮長于健洋介紹,近年來,汪疃鎮推動土地資源整合,將零散土地調整為連片種植區,并引入中國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等高校資源,累計解決53項技術難題。村民通過“土地流轉+務工+分紅”模式,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目前,全鎮已培育6個現代化精品果園,蘋果種植標準化率達75%,機械化作業大幅降低人工成本。這種“科技強農、聯農帶農”的模式,成為汪疃鎮脫穎而出的關鍵。
技術創新鍛造產業升級“硬核引擎”
眼下,在占地300畝的圃恒農業高標準矮砧密植蘋果種植園里,物聯網氣象站實時監測溫濕度,水肥一體化系統精準灌溉,工人正在完成拉枝作業……一幅“智慧果園”圖景躍然眼前。
山東圃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張長慶介紹,企業采用歐洲矮砧密植技術,畝栽種量達200棵,是傳統果園的3倍,2024年威海金蘋果畝產突破2.5噸,產值達600萬元。
圃恒農業的成功實踐,折射出汪疃鎮蘋果產業的“技術革命”。過去,喬化種植模式畝產僅1噸,且依賴大量勞動力。如今,通過引進荷蘭答而豐公司的矮砧密植技術,配合智能設備,機械化作業率達到75%,用工量減少50%,畝產提升將至3.5噸,節水節肥率超60%。
“數據指導種植決策,比如春寒預警時提前啟動防凍措施,大幅降低災害損失。”張長慶說。企業還與周邊農戶開展訂單合作,提供技術培訓,帶動百余戶果農升級種植模式。
邁向“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的汪疃答卷,源于對現代蘋果“苗木繁育—蘋果種植—果汁加工—定制銷售—科技推廣—文化體驗”全產業鏈的深度挖掘:依托威海櫻聚瓦苗木有限公司,建成國家落葉果樹脫毒中心蘋果無病毒苗木栽培實驗示范基地,引進培育了24個優質脫毒苗木,年供應優質苗木300萬株,內銷外銷供不應求;以山東櫻聚緣農業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為試點,在全國率先啟動了現代蘋果全產業鏈標準制定工作,目前已牽頭或參與完成省、市地方標準及團隊標準40項,建立了全覆蓋式蘋果標準化生產管理體系,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的空白;NFC果汁加工廠提升附加值,蘋果文化苑融合文旅體驗,大力培育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進一步釋放“汪疃蘋果”品牌影響力。
“我們將以榮獲‘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為契機,以延鏈補鏈強鏈升鏈為路徑,以科技創新和項目建設為支撐,提高蘋果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切實把資源優勢、政策優勢、資金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于健洋表示。
未來,隨著總投資1.5億元的汪疃蘋果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基地的落地,以及“果香汪疃”公共電商服務中心電商矩陣的完善,“汪疃蘋果”的品牌競爭力逐步提升,汪疃這座農業產業強鎮將不斷朝著“智慧化、品牌化、國際化”的目標加速邁進。